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电子信息技术(71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电子设备安装工 | 维修电工(四级) 电工上岗证 光伏电站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 汽车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 |
2 | 无线电调试工 |
3 | 有线通讯传输设备调试工 |
4 | 电气设备维护与调试 | 电气设备的安装、管理、使用与维护 |
5 | 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人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第一线工作的电子产品与设备装配、调试及维修技术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信息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电气设备的安装、管理、使用与维护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销售和维修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有良好的保密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5)具有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6)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职业竞争和创新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2)具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
(3)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
(4)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5)具有识别、检测、焊接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6)能识读电子线路的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具有对电子线路板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7)能阅读电子信息产品的说明书,具有按电子信息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维护和维修产品的能力。
(8)具有通信网络、通信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9)具有从事一般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10)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11)具有收集、记录和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
(12)能读懂用英文标识的仪器设备面板和铭牌,具有借助工具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
(13)能制订电子产品测量方案并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与仪表。
(14)能进行仪器与仪表调试、检测、检验电子产品并处理测量数据。
(15)能维护、维修电子仪器与仪表。
(16)能够进行一般电气控制设备的组装(装配、接线)以及机电设备的电气安装。
(17)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专项检查。
(18)能正确拆装与操作电子设备
(19)能分析与维修电子设备故障。
(20)掌握传感器相关知识,了解它们的应用。
(21)掌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以及标准化等方面知识;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全过程检验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2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3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16 |
4 | 体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44 |
5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6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8 | 礼仪 | 通过学习个人形象、日常交往、公共、校园、会议与仪式、宴请、职场、婚丧寿庆等礼仪应用知识,使学生领悟礼仪价值,能准确表达礼仪技巧,自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 36 |
9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10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11 | 传统文化 |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直接解读,以增强理性认识,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36 |
12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1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文化、劳动教育(专题) |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品格、重大意义,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政治信仰、朴素的人民情怀、丰富的文化积淀、长期的艰苦磨砺、高超的政治智慧,在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理论思考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阅读践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江西进行的革命斗争,凝聚成为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广大青少年不断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强化国家意识;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 36 |
14 | 创新创业 | 本课程主要讲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36 |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 培养学生能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能识读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图、简单印制电路板,能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 | 72 |
2 |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读测量,装配工艺 掌握常用电子产品的焊接工艺 掌握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标准和工艺要求,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目标,并能够按照生产管理目标生产出符合工艺标准的电子产品,培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技术生产、生产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 | 108 |
3 | «电气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 | 掌握电工安全常识,会按照施工规范施工,熟练使用电工工具,会导线连接与绝缘恢复,能识读照明电路的原理图、平面布置图及安装图,能识别、选择常用照明器具的规格型号,能按图安装与调试照明控制线路、量电配电装置或小型配电箱,能观察照明运行状况、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会简单照明线路的设计和计算。 | 72 |
4 | 信息技术 | 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与使用、网络基本知识与操作,具备文字录入能力,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多媒体与常用工具软件等。 | 72 |
5 | «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 | 可以熟练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对各种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进行装配、调试、故障修复和检验;能够熟练使用仪器仪表识别、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 72 |
6 |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 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器件及其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熟悉结构化布线系统及其应用;掌握Internet基础;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能进行简单局域网组建 | 108 |
7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掌握计算机网络概述;理解数据通信基础;熟悉常用放大器理解并能制作直流稳压电源;掌握数字电路基础和应用 | 72 |
8 | «音响技术 | 掌握电声学基础,节目源设备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Hi-Fi功放、家庭影院AV系统的配接与使用,调音台调音技术以及压缩器、延迟器、反馈抑制器、频率均衡器、混响器等专业音频信号处理器及公共广播设备的使用方法、典型电路分析、测试、故障诊断、检测技术。 | 72 |
9 | «电子CAD | 能用电子CAD软件设计和绘制规范的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库、元件封装库及印刷电路板图,能够阅读电子整机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装配结构图和各种工艺文件。 | 72 |
10 | «单片机技术应用 | 了解单片机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能编写、调试简单应用程序;了解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了解仿真软件的功能特点,能绘制基本单片机电路;能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能制作和调试实用单片机控制电路 | 108 |
11 | «机床电气 | 了解车床、平面磨床、摇臂钻床、卧式铣床、镗床等常用生产机械设备的功能、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要求,会识读电气原理图、安装布置图和接线图,会机床的电气安装、接线和调试,了解机床日常维护和保养,会分析、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 108 |
12 | «新能源技术 | 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功能,了解光伏组件的特性,寻日跟踪系统的设计,光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作用,能够根据负载和地区情况,进行小型离网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通过学习,学生能达到“1+X”证书光伏电站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职业技能要求。 | 108 |
13 | 工厂供配电 | 能进行工厂变配电所及一次主接线的识读、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与检修、工厂配电线路的敷设与导线电缆的选择、工厂变电所二次回路的识读、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保护、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工厂照明装置的敷设维护和变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 | 36 |
14 | «电子电路仿真分析 | 综合分析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大部分的相关知识,形成多个知识模块,便于学生综合掌握电气人员必备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 108 |
15 |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电工电子领域各种常见电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相关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以及误差估算等。详细地介绍了电工电子测量三大仪器,即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电子计数器。对于电工电子测量常用的设备如扫频仪、逻辑分析仪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 72 |
16 |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 | 掌握网络搭建及配置。 了解当前智能家居环境、智能家居的市场前景,掌握智能家居的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掌握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应用,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组成、实现方式,掌握Zigbee组网、RFID基本原理、嵌入式技术等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具备智能家居项目实施和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 72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 基础课 | 数学 | 144 | 2 | 2 |
| 2 | 2 |
|
|
英语 | 144 | 2 | 2 | 2 | 2 |
|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2 | 2 | 2 | 2 |
|
|
|
语文 | 216 | 2 | 2 | 2 | 2 | 4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2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文化、劳动教育(专题) | 36 | 2 |
|
|
|
|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 2 |
|
|
|
|
|
历史 | 72 |
| 2 | 2 |
|
|
|
|
哲学与人生 | 36 |
|
| 2 |
|
|
|
|
艺术(音乐、美术) | 72 |
|
| 2 | 2 |
|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
|
| 2 |
|
|
|
传统文化 | 36 |
|
|
|
| 2 |
|
|
创新创业 | 36 |
|
|
|
| 2 |
|
|
礼仪 | 36 |
|
|
|
| 2 |
|
|
小计 | 1080 | 12 | 12 | 12 | 12 | 12 |
|
|
专业技能课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 72 | 4 |
|
|
|
|
| 考试 |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 108 | 6 |
|
|
|
|
| 考查 |
电气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 | 72 | 4 |
|
|
|
|
| 考试 |
信息技术(上) | 36 | 2 |
|
|
|
|
| 考查 |
信息技术(下) | 36 |
| 2 |
|
|
|
| 考查 |
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 | 72 |
| 4 |
|
|
|
| 考查 |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 108 |
| 6 |
|
|
|
| 考试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72 |
| 4 |
|
|
|
| 考试 |
音响技术 | 72 |
|
| 4 |
|
|
| 考查 |
电子CAD | 108 |
|
| 6 |
|
|
| 考试 |
单片机技术应用 | 108 |
|
| 6 | 4 |
|
| 考试 |
机床电气 | 108 |
|
|
| 6 |
|
| 考试 |
新能源技术 | 108 |
|
|
| 6 |
|
| 考试 |
工厂供配电 | 36 |
|
|
|
| 2 |
| 考查 |
电子电路仿真分析 | 108 |
|
|
|
| 6 |
| 考查 |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 72 |
|
|
|
| 4 |
| 考查 |
智能家居 | 72 |
|
|
|
| 4 |
| 考试 |
小计 | 1440 | 16 | 16 | 16 | 16 | 16 |
|
|
岗位实习 | 540 |
|
|
|
|
| 30 |
|
合计 | 3060 |
|
|
|
|
|
|
|
备注:标注了★为专业核心课程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本方案还包括以下教育教学和实践内容:
1.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教学时间7至14天,总计不得少于7天共56课时。其中,基本军事知识共24课时,必训12课时、选训12课时;基本军事技能共88课时,必训44课时、选训44课时。
2.国家安全教育,32课时。
3.劳动教育(专题教育)4课时和劳动教育实践每周至少1课时。
岗位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岗位实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维修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学生岗位实习时间为6个月,学校将结合专业实际需求及学校资源情况安排在第五或第六个学期进行。岗位实习成绩体现学生在岗位实习阶段学习、工作的综合表现与成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岗位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考核内容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内容,其考核组成部分及成绩比例见表1。考核的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表1 岗位实习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
序号 | 考核内容 | 组成部分及分值比例 | 占总成绩比例 |
1 | 过程性考核 | 实习单位岗位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 70% | 40% |
学校岗位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 30% |
2 | 终结性考核 | 实习手册 | 50% | 60% |
实习总结 | 20% |
实习鉴定 | 30% |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1.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或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资格证书。
2.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并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职业资格,熟悉产业发展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改革和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3.师资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要达到适当比例,满足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需要。
4.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应满足教学要求。
5.聘请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和光电产品开发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应是企业的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实习配备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电子CAD实训室、音响设计安装与调试实训室等,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5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室配置见下表: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备注 |
名称 | 数量 | 功能 | 适用课程 |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室 | 电子技术实训装置 | 20台 | 用于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修等一体化教学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产品工艺结构、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主板维修技术 |
数字示波器 | 20台 |
函数信号发生器 | 20台 |
直流稳压电源 | 20台 |
指针式万用表 | 50个 |
常用电工电子工具 | 50套 |
维修电工实训室 | 电工实训装置 | 20台 | 用于电气设备装配、调试、检修等一体化教学 | 电气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智能家居、新能源技术 |
电工网板 | 50块 |
各种照明电器 | 若干 |
各种低压电器 | 若干 |
常用电工电子工具 | 50套 |
电脑 | 12台 |
电路设计与仿真、单片机仿真和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实训室 | 电脑 | 50台 | 用于电路分析、设计与仿真、单片机仿真、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实训教学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单片机仿真、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基础 |
Multisim 仿真软件、单片机仿真软件和电子CAD软件 | 50套 |
音响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 家庭影院设备(5.1音箱、投影仪、蓝光机或者移动硬盘播放器、功放) | 10套 | 用于家庭影院和舞台专业音响安装与调试一体化教学 | 音响技术 |
专业舞台音响设备(调音台、功放、话筒、音箱、均衡器、混响器、效果器、延时器、压缩器、限幅器、影碟机、投影机、变调器、点歌器、耳机等) | 10套 |
2.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江西华视光电有限公司、赣州超跃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配置能够满足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现场教学的设备,保障生产实践劳动活动、岗位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
教材优先选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备相关习题册、工作页或自制工作任务清单,便于考查学生掌握程度,图书馆配备了与专业相关书籍,参考书及教学辅导教材,每门课程应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内含PPT、教案、微课、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结合教学内容、专业和学生实际。采用项目教学等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宜选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智慧黑板等各种教学资源充分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增强教学互动。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测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2.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实训过程与仪器熟悉程度考查相结合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熟悉程度考核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实训)项目的技术水平。
(2)岗位实习评价
岗位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合理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按照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理念,加强标准建设,以目标为方向、标准为衡量的过程检测预警和周期性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过程数据及时采集,数据分析应用科学规范,预警监测跟踪管理有序。不断改革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过程管理,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和总结提升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检测预警,周期性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健康管理,通过教学监控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
九、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符合国家德育的培养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考试、考查科目均合格后,参加岗位实习且岗位实习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十、附录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