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66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机电设备操作 | 机修钳工、装配钳工、 工具钳工 |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
2 |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
3 | 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 | 机电产品维修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 和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 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9)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10)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 的连接。
(11)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12)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并完成维护报告。
(13)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并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2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3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16 |
4 | 体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44 |
5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6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8 | 礼仪 | 通过学习个人形象、日常交往、公共、校园、会议与仪式、宴请、职场、婚丧寿庆等礼仪应用知识,使学生领悟礼仪价值,能准确表达礼仪技巧,自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 36 |
9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10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11 | 传统文化 |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直接解读,以增强理性认识,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36 |
12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1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文化、劳动教育(专题) |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品格、重大意义,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政治信仰、朴素的人民情怀、丰富的文化积淀、长期的艰苦磨砺、高超的政治智慧,在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理论思考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阅读践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江西进行的革命斗争,凝聚成为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广大青少年不断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强化国家意识;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 36 |
14 | 创新创业 | 本课程主要讲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36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机械制图 | 能够读懂装配图。能够绘制零件图、轴侧图及草图。能够读懂零件的展开图、局部视图、旋转视图。 | 324 |
2 | 钳工技能实训 | 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 技术手册和标准,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 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刀具相 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 108 |
3 | 机械基础 | 能正确掌握机械行业相关量具、检具的使用,能正确根据材料的类型选择刀具。 | 72 |
4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室内线路的安 装,能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能对各种常用电机 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 装与维修,能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 | 108 |
5 | 气动与液压传动 | 了解气动与液压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组成,了解常 用气动元件的结构、性能、主要参数,理解速度控制、方向控制、顺序控制等基本回路的作用及在机电设备中的各种具体应用;会阅读气动与液压系统图,会根据气动与液压系统图和施工要求正确连接和调试气动与液压系统。 | 72 |
6 | 车工技能实训 | 掌握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能选用合适的量具正确测量工件,能制定简单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能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刃磨,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能对普通车床进行简单的维护,能加工本工种五级工难度的零件。 | 108 |
7 | Auto CAD | 掌握CAD软件操作方法,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图的绘制,掌握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 72 |
8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 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 ( 60 点以内)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常用小型PLC( 60点以内) 的I/O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 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 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 108 |
9 |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 了解车床典型部件的拆装及测绘、调试、检验;熟悉 机床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装配关系;能正确使 用各种常用的工具和量具,能对各机床机构、总成、零 部件进行拆装测绘;掌握各机构装置零部件的名称、作 用和结构特点;会判断、分析、处理机械的常见故障, 掌握机床装配后的调试及其故障排除方法。 | 108 |
10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相应的测量 电路和实际应用,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 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对常用传感器进 健差分析的方法。 | 72 |
11 | 典型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 | 了解典型的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 基本原则,能读懂各类机床操作、调整、维修说明书及 其资料,会使用相关电气维修常规工具、量具、仪器、 仪表,能分析并排除典型机床电路常见电气故障。 | 108 |
12 |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 掌握较复杂的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 用,能运用工具熟练对机电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组装, 能识读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及气路原理图,能对电气 控制线路及气路进行连接与调试,能读懂较复杂的控 制程序,能设计简单的PLC程序使系统正常运行,能 排除系统的机械及电气故障。 | 108 |
13 | 机电设备及管理 | 了解通用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应用特点和工作过程,了解通用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掌握通用机电设备的 操作方法,会正确选择、使用、维护和管理通用机电设备。 | 72 |
2.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岗位实习,使学生更好地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岗位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 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 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年学期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文 化 基 础 课 | 数学 | 144 | 2 | 2 |
| 2 | 2 | 岗位实习 |
|
英语 | 144 | 2 | 2 | 2 | 2 |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2 | 2 | 2 | 2 |
|
|
语文 | 216 | 2 | 2 | 2 | 2 | 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2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文化、劳动教育(专题) | 36 | 2 |
|
|
|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 2 |
|
|
|
|
历史 | 72 |
| 2 | 2 |
|
|
|
哲学与人生 | 36 |
|
| 2 |
|
|
|
艺术(音乐、美术) | 72 |
|
| 2 | 2 |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
|
| 2 |
|
|
传统文化 | 36 |
|
|
|
| 2 |
|
创新创业 | 36 |
|
|
|
| 2 |
|
礼仪 | 36 |
|
|
|
| 2 |
|
小计 | 1080 | 12 | 12 | 12 | 12 | 12 |
|
专 业 课 | 机械制图 | 324 | 6 | 6 | 6 |
|
|
| 考试 |
钳工技能实训 | 108 | 6 |
|
|
|
|
| 考试 |
机械基础 | 72 | 4 |
|
|
|
|
| 考查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108 |
| 6 |
|
|
|
| 考试 |
气动与液压传动 | 72 |
| 4 |
|
|
|
| 考查 |
车工技能实训 | 108 |
|
| 6 |
|
|
| 考试 |
Auto CAD | 72 |
|
| 4 |
|
|
| 考试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 108 |
|
|
| 6 |
|
| 考试 |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 108 |
|
|
| 6 |
|
| 考查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72 |
|
|
| 4 |
|
| 考查 |
典型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 | 108 |
|
|
|
| 6 |
| 考试 |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 108 |
|
|
|
| 6 |
| 考试 |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 | 72 |
|
|
|
| 4 |
| 考查 |
专业课合计 | 1440 | 16 | 16 | 16 | 16 | 16 |
|
|
岗位实习 | 504 |
|
|
|
|
| 28 |
|
合计 | 3024 | 28 | 28 | 28 | 28 | 28 | 30 |
|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本方案还包括以下教育教学和实践内容:
1.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教学时间7至14天,总计不得少于7天共56课时。其中,基本军事知识共24课时,必训12课时、选训12课时;基本军事技能共88课时,必训44课时、选训44课时。
2.国家安全教育,32课时。
3.劳动教育(专题教育)4课时和劳动教育实践每周至少1课时。
八、实施保障
(一)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名称 | 数量(台/套) |
1 | 钳工实训室 | 台虎钳、工作台 | 40 |
钳工工具、常用刀具 | 40 |
通用量具 | 10 |
台式钻床 | 4 |
摇臂钻床 | 1 |
砂轮机 | 2 |
平板、方箱 | 2 |
2 | 电工电子实训室 |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装置 | 20 |
万用表、双踪示波器等 | 20 |
电子实训台、电烙铁、烙铁架 | 20 |
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 20 |
计算机及CAD软件 | 40 |
3 | 车工实训室 | 普通车床 | 25 |
4 | 气动与液压实训室 | 气动实训台及相关元件 | 10 |
做实训台及相关元件 | 10 |
5 | 传感融测实训室 | 传感器实训台 | 10 |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 10 |
6 | 机械拆装实训室 | 减速器或其他供拆装设备 | 20 |
机械零部件实物(螺纹连接、键连接、 轴承、传动机构、联轴器等) | 1 |
机械、机构演示装置 | 1 |
通用拆装工具 | 40 |
7 |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 | 万用表 | 40 |
电气控制实验板 | 20 |
钳形电流表 | 40 |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 | 10 |
8 | PLC与变频器应用实训室 | 可编程控制培训装置 | 4 |
通用变频器 | 4 |
各种赫电气控制 幡眦 | 4 |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 20 |
9 | 典型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室 | 机床(旧)及其他典型通用机电设备 | 4 |
各种工具、量具及电工电子管 | 8 |
10 | 机电设备管理与营销实训室 | 典型的机电设备 | 4 |
计算机 | 20 |
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 | 20 |
市场调查与客户管理软件 | 20 |
市场营销沙盘演练软件 | 20 |
(三)教学资源
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备相关习题册、工作页或自制工作任务清单,便于考查学生掌握程度,数字资源选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库内容或教师自制的资源包。
(四)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模型、实物展示、实际操作等手段,直观讲解教学重点难点。为配合教学,还应准备相应的资料,比如拆装作业指导书、拆装流程表、实训报告等。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别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勤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过程管理,即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的工作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业务管理,即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
3.教学质量管理,即按照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4.教学监控管理,将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过程监控,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具有熟练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能,取得规定的中级工或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