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设

联系我们

地址: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创业路925号

邮编:330096


专业建设

【教育厅】关于做好高职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25-2030年)编制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8-13 阅读:

各高职学校:

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 理办法》(教职成〔2015〕10号)、《江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 育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赣办发〔2023〕11号)、 《江西省高职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方案(2023-2025)》 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以产业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 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引导我省高职学校进一步明 确专业发展定位,提升专业契合度和人才培养适应性,更好服务 江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决定在全省高职学校开展“一校 一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25-2030年)编制工作,自2025年 起按照“一校一案”开展专业设置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接产业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规模,根 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与办学条件,“一校一案”科学编制 2025-2030年专业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建设目标。全省每 年新增专业布点数超过60%服务于省域重点产业紧缺岗位,到2030年,优化调整高职学校存量专业布点数超过25%,人才培养 规模与专业布点结构互相匹配适应。

二、编制原则

(一)坚持需求导向。围绕“1269”行动计划及省级重点产 业链,优先重点考虑增设面向人才紧缺行业和技术领域,兼顾新 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专业,主动服务 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

(二)坚持特色发展。明确定位特征,整合优化办学资源。 按照校名及章程规定的科类定位、办学定位等,重点发展基于学 校优势资源和体现行业特色的主干专业大类和重点发展专业大 类。

(三)坚持产教融合。结合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依托市 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教融合载体,引导行业 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和建设发展,提升专业产业契 合度和人才培养适应性。

(四)坚持优化调整。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当地区域经济社 会运行、行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趋势等情况,合理控制总量、 优化存量、做优增量,推动专业升级提质。

三、编制要求

(一)面向未来科学谋划发展方向。各校要聚焦“1269”行 动计划,深入分析全省产业布局、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及未 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类别,充分 整合资源,研判、确定学校主要服务的产业、行业领域,每所学校主要服务的产业、行业领域不超过3个。

(二)强化特色选优建强主干专业。各高职学校要进一步强 化自身特色,围绕主要服务的产业、行业领域确定学校主干专业 大类。师范类学校主干专业大类应为教育与体育大类、财经类学 校主干专业大类应为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类学校主干专业大类应 为农林牧渔大类,依此类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省级 “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可确定不超过2个主干专业大类和5 个重点发展专业大类,其余高职学校可确定1个主干专业大类和 不超过3个重点发展专业大类。

(三)突出重点布局急需紧缺专业。到2030年,各高职学校 主干专业大类、服务“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及未来产业相 关专业开设比例应达到70%以上。鼓励各高职学校开设养老护理、 碳达峰碳中和等急需紧缺专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结构应当与学校 专业分布相匹配,主干专业大类在校生数、年度招生数和服务 “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相关专业在校数、年度招生数占比 不低于相应专业数占比。

(四)多措并举逐步压缩过剩专业。对高职学校(举办专科 教育的本科学校参照执行)实行专业上限控制数。各校专业设置 上限数按照(学校办学容量/300)进行控制。学校办学容量为: 折合教师数(折合教师数=专任教师数+校外教师数*0.5+行业导师 *0.5+外籍教师)*18。学校要根据《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分 类目录(2024年版)》(见附件1),加大A、B 档专业的布局新设 力度;原则上,全省专业布点数超过20个或被列为 D、E档的过剩专业不再新设,连续2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本专业全省平均 水平的专业暂停备案。

(五)建立专业调整快速响应机制。省教育厅研究发布(或 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报告,学校在研制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时, 要结合评估报告,充分考虑所在设区市重点产业、主导产业、支 柱产业发展需要,对产业链分布、头部企业情况、岗位需求数量 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建立健全以产业为导向的专 业调整快速响应机制,做好专业质量评估,持续推动专业建设。

四、工作安排

(一)研制初稿(2024年9月底)。2024年9月底前,各校 要对照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深入开展 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系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发 展、人才需求趋势、学校现有资源等,明确学校主干专业大类和 重点发展专业大类建设方向,形成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征 求意见稿)。

(二)征求意见(2024年10月底)。在形成《专业布局结构 调整规划(征求意见稿)》后,学校应及时正式行文报送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将根据学校特色和定位,会同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 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文旅厅、省财政厅、省司法厅、省民 政厅、省林业局等单位进行研究,反馈修改意见。设区市管理的 高职学校在报省教育厅征求意见前,应当先征求所在地教育行政 部门和行业部门意见。

(三)印发实施(2024年11月底)。

学校根据收到的反馈意见,对《专业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 正式印发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附件:

1.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分类目录(2024年版)

2.XXX 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25-2030年)(参考 模板)

3.XXX学校专业调整规划清单(2025-2030年) 

4.XXX学校现有专业信息汇总清单

      5.XXX 学校主干专业大类和重点发展专业大类服务产 业清单(参考模板)

      6.XXX 学校主干专业、重点发展专业设置核心指标清 单(参考模板)